星期二, 一月 24, 2006

李大苗:他们在大选

1996年,阿拉法特当选巴勒斯坦临时权力机构主席,直到他逝世的八年里,巴勒斯坦没有再举行大选,明显的理由就是危机环境不适于选举。这个道理似乎和我们的习惯吻合,我们也曾经以这样的理由连续十几年不曾选举,即使选举本来就是形式上的程序。阿拉法特逝世后,巴勒斯坦却在更艰难的时刻做出了大选,看起来,即使有着“按既定方针办”的留言,巴勒斯坦也依然努力地改变自己的航向,这是有目共睹的历史性转变。

阿富汗也在去年实现了自己的大选,所有的人都赞扬这是阿富汗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显然人们不愿意记得阿明和卡尔迈勒时期的阿富汗也进行过选举。卡尔扎伊经由这个大选,其政府权力获得了合法性。更重要的是,选举过程是在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威胁下进行的,但其公正性得到了各个政治派别的认同,也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或政治势力的认同。

再然后呢,我们又意外地看到了乌克兰的大选,跌宕起伏曲折艰难。政治力量角逐甚至呈现你死我活的事态,国外政治势力露骨地参与其中。即使我们关注到美国的势力卷入到经费资助中,我们还更看得见,俄罗斯直接插手乌克兰的选举事务。而后者已经为俄罗斯自己所承认所懊恼。无论大选是否公正,但最终的选举绝对公开透明,尽管选举的最终结果为某些人所不愿意看到或者不愿意接受。

昨天,伊拉克公布了最终统计结果,还没有听到对此次大选公正性、公开性提出指责的声音。伊拉克的选举被讥讽为“刺刀下的选举”,却宁愿看不到这是在恐怖威胁下选民的自觉选择,而且多达59%的选民勇敢地投下了自己的选票。战争改变了伊拉克民众的命运,而选举则是伊拉克民众自抉自己的命运。选举能够给伊拉克民众带来和平么?有谁曾经提问过穷兵黩武的萨达姆时代让伊拉克民众有过和平?可今天伊拉克人比以前多了两件东西,一个是民主,另一个是自由。

一年以来,我们还看到西班牙的选举,本来看似稳操胜券的阿斯纳尔政府为马德里地铁的爆炸撼倒,人们赞扬说是正义力量的胜利。到了年底,小布什已明显优势击败克里,又有人担忧美国从此分裂。我们看到的选举不止于此,无论是感叹也罢、焦虑也罢,甚至激动或赞许,总之他们在选举,他们在自由地选举,他们在信心中选举,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在选举。

有着一两百年民主历史的国家在选举、有史以来从未选举过的国家也在选举,贫穷和困苦的国家在选举、处于战乱和恐怖威胁下的国家也在选举,人口数以亿计的国家在选举、人口稀少的国家也在选举,单一民族的国家在选举、多民族的乃是有民族世仇的国家还在选举,西方文化下的国家在选举、东方传统中的国家也在选举,福利国家在选举、教育状态一败涂地的国家还在选举。总之他们在选举,他们在自由地选举,他们在信心中选举,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在选举。

《新民晚报》20043月16日的报道:“在14日的投票中,许多选民喊出了“政府是骗子”“让军队撤离伊拉克”的口号。他们手中的选票当然不会再投给人民党政府”,他们决心抛弃自己曾经支持的掌权的阿森纳尔政府。

“阿富汗西部巴德吉斯省的桑亚达瓦村,当地民众经过长达23年的内战,民不聊生,甚至不知汽车为何物,更不用提“选举”一词了。桑亚达瓦村一位老先生欧玛发现,联合国人员实地清点选民人数时,竟然过该村而未入,于是决定为全村近百名的村民争取投票权。欧玛自己掏出了路费,他花了4天时间长途跋涉,先骑毛驴,后搭计程车,找到省政府,省长表示选民注册期已经结束,无法再加印选票。欧玛仍不放弃争取桑亚达瓦村应有的公民权利,于是决定继续前往首都喀布尔向中央政府争取。在此之前,欧玛从未到过喀布尔,……”这是国内转发2004年10月6日《洛杉矶时报》的报道。

2004年12月27日的新华社电讯稿报道:“在第219选区第10投票站,记者采访了第一个赶来投票的基辅彼切尔贸易公司的退休经济分析员柳德米拉。她告诉记者,她对这一天期待已久。但她没有透露自己把票投给了谁,只是明确表示希望新一任总统进行政治改革,整顿社会经济秩序”。

《人民日报》2005年1月10日发文介绍:记者在开罗街道采访了居住在埃及的几个巴勒斯坦人。在一家餐馆打工的哈利勒告诉记者,他希望阿巴斯能赢,而且一定会赢,因为他是阿拉法特的亲密战友,他的温和政策更深得选民的拥戴。记者采访的另外几个人也都十分兴奋,有的通过卫星电视跟踪选举进程,有的则打电话向加沙或约旦河西岸的亲戚询问选举情况。

《中国日报》转引外电报道说“伊拉克可能投票的选民估计在14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55%。伊拉克独立调查委员会发动了一系列的宣传攻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广告牌、海报等等普及大选知识。他们试图向选民们解释选举程序是怎样运作的,从而激起民众对大选的热情。许多选民担心,反美武装分子会发动袭击或进行恐吓,搅乱大选。”。

他们在大选,他们在这样或那样地大选。他们在大选,在更为遥远的地方,我们在关注,我们的媒体也挑剔地关注,关注那些选票是否是那么庄重,经不起那些投票人毫无理由或毫不在意地投票。至少,我们还向巴勒斯坦和巴格达派出了我们的投票监督员,见证那里的选举是否公正,见证那里的选举在枪杆子或外国坦克威胁下是否自由。我们被告知,即使在外国军事占领下,选举也是公正的,至少程序和统计是公正的。以我们名义派出的这些监督员,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自己的证词。他们还见证,即使没有文化、从来没有享受过投票权利的人们,他们依然可以自主地愿意或不愿意投票或选择投哪一张票。

他们在大选,他们甚至从来没有过大选,但是,他们今天确实在大选。他们在大选,他们甚至不知道谁比谁更能执政,但是他们确实选择了自己的信任和寄托。

他们在大选,他们甚至不认识字,仅仅靠着照片,哪怕辨认的谁更潇洒或更慈祥,他们就高兴地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他们在大选,明明被告知可能有恐怖的炸弹在等待在那里,但他们还是勇敢地走出家门,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在大选,他们长期被教导,知道来自西方的民主有邪恶的弊端,不合他们自己的传统和道德习惯,所有的民主都暗含着对社会价值的颠覆,但他们相信自己的智慧,汇集成民众的意志。

总之,是他们在大选,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在大选。不是我们这个很古老的国度、我们这很神圣的民族、我们这极浓厚的文化、我们这丰盛的传统。内心中,我曾经对他们不屑一顾、对他们充满怜悯和同情,曾经为我们感怀的那些苦难和贫穷的兄弟,等待我们去解放去拯救的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兄弟,是他们在大选而不是我们。所以,我只能在更遥远的想象中,向他们致敬,一个崇高和珍重的敬礼!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