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七月 26, 2005

翟羽佳: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必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毛泽东评价,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仓促而为,由于受极左路线以及政治、历史和现实等原因的局限,并没有对毛泽东同志作出客观、真实、科学的评价。对此,邓小平曾向各民主党派解释说:现阶段,我们这一代只能对毛泽东一生功过这样评价,党内不少同志不接受,上层建筑各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更难接受,也是有道理的。我只能说:请谅解,我难承受赫鲁晓夫的处境,还是再过十五年、二十年再做较严谨、科学的评价好,也能经受历史检验。可见,在当时邓老也意识到了对毛泽东评价很不客观,但是当时的形势下,能如此评价也就不错了。
  几十年过去了,对毛作出完整、科学、客观评价的客观条件早已熟烂,邓老所说时机应该说早已到来。如果不能全面地评价毛泽东一生是功过是非的话,我们不仅会对不起历史,也对不起现在和未来,也对不起我们自己以及子孙。因为,一个不能或不敢正视过去的民族,是不会有好的未来和前程;一个淡忘历史的民族,无疑是在重蹈历史的覆辙;一个在重大问题上不能符合历史发展和人类良知的潮流的民族,是不能走上真正的繁荣昌盛。大问题方面没有是非,也就没有真正的社会文明和幸福未来。
  为什么要重新评价毛泽东?重新评价毛泽东意义何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民族苦难深重的民族,苦难过于深重,往往让一个民族心理不能正常发育,心态不能沿着正常轨迹运行。畸形的心理和沉重的灾难,让一个民族忽视人类发展轨迹中最常识的东西。第三世界的过去以及阿拉伯现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灾难让人奋发,灾难也让人不能理性,失去理智。灾难的历史,让一个民族革命思潮抬头和泛滥,严重地破坏社会的秩序和历史的自然发育。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特定历史、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在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提出重新评价毛泽东,以及撤除、改革毛泽东纪念堂,毛泽东像从天安门城楼上除下,建立建国后一切为祖国独立、自主、民主、进步、繁荣而牺牲、不幸逝世的各界人士一座丰碑式的纪念馆。胡锦涛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承诺了这一代要解决重新评毛的问题。
  毛的一生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影响很大,毛的个人思想和行为不仅是不理性,而且如现代化建设格格不入,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是对毛的思想空壳化的过程以及清理毛的错误的过程。毛影响了中国半个多世纪,毛的历史轨迹一定程度讲是中国革命的心路历程。也就是中国历史在毛的的领导下,有波澜壮阔的成绩,也有天翻地覆的无法无天。十一届三种全会对毛的评价,显然有避重就轻的问题。在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今天,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越紧迫了。对毛重新评价,也就是科学地、严谨地对待中国过去的历史,是更好的服务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就很难正视现在和继往开来。时代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为何有如此大的阻力。很大的一部分阻力来自于思想僵化者,面对现实问题的积压,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不是为了未来寻求现代的解决手段,而是留恋毛时代的乌托邦和人治的梦想。
  这些人或许因为有功于中国革命,说话的分量很可能鼓惑人心,对政治改革的阻力也往往很大。胡锦涛在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阻力,主要来自党内不能适应国情发展、变化的习惯意识和唯心主义思潮。”如果我们不能对毛泽东及时作出正确评价的话,一些反对改革的势力就会借毛的旗号抬头开历史倒车,新的不安定因素也会在毛的旗帜卵翼下起来公然破坏社会秩序。所以,从保卫社会秩序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逐步消除毛对中华民族的不良影响。毛毕竟是一个封建思想极为严重的人,是集权思想集大成者。他不仅胜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独裁者,而且集权残暴方面可与斯大林相比。解放后,由于毛的个人思想缺乏建设性,对社会、对秩序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前途的破坏性十分严重。毛以后拨乱反正,尽管对毛的个人对民族的影响有所冲击,但是消极影响并没有根除。而今中国进入里一个新的历史转轨时期,共产党要过政治改革关,政治关的关键就是毛对中华民族的消极影响。胡锦涛总书记看得很清楚讲:“落实体现以法治国,树立和确立国家宪法的权威,任何政党政府,个人,都不能动摇、影响宪法的权威。我们都承认政治体制和国情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下协调、脱节,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人民的要求差距很大。”
  要树立法制观念,就必须彻底摈弃毛的砸烂一切的人治思想,用民族法治的思想武装全国人民。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全国人民,就必须彻底清楚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给先进思想倒腾空间。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停滞、落后和反覆,告诉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认识和清楚毛对现代化进程的消极影响。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三千多万人受到政治、精神上的打击、伤害,三百五十多万人被迫害致死的事实,这是中华民族的大灾难,是人祸。所以,本着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来评价教毛泽东一生功过,就必须对毛泽东一生功过是非作出新的评价。重新评价毛泽东是改革的需要,是建立法治秩序的需要,是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需要。说穿了就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需要。重新评价毛泽东是早晚的事,越早越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